information

医学信息

31 2024-01

深静脉血栓(VTE)的前世——血栓形成的三大危险因素

发布者: 新希望医疗    浏览次数: 0

1856年德国医生Rudolf Virchow教授首次提出了“血栓形成”的概念并表示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血液高凝是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一百六十多年来,该理论仍在一直指导着血栓疾病的医学实践。

深静脉血栓(VTE)的前世——血栓形成的三大危险因素

为了纪念他提出“血栓形成”理论,2014年3月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宣布将其生日(10月13日)定义为“世界血栓日”(World Thrombosis Day,WTD)。在这一天,许多国家与地区都会举办WTD相关宣传活动,以期达到提高公众对血栓的认知及促进血栓性疾病的规范诊治。其中我国也是该活动的积极拥护和倡导者,并经过多年努力,已得到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对于我国血栓相关疾病的高度认可,并获得“年度荣誉奖项”。

深静脉血栓(VTE)的前世——血栓形成的三大危险因素

以上我们对于血栓形成的基本概念已经有了简单认识,接下来我们就具体针对血栓形成的三大危险因素进行一一解读,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血流瘀滞相关的病理原因;长时间久坐、卧床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血流缓慢,从而为血栓形成提供了条件。例如,长时间乘坐飞机、汽车或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就跟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一个道理,当水流瘀滞缓慢就容易腐坏和滋养细菌等,当血流瘀滞时,血小板等的积聚就容易形成血栓乃至其它病症等。

我们了解了血流瘀滞的危险因素,接下来了解一下有关血管臂损伤:血管损伤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手术、创伤、烧伤等。这些因素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使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在受损部位聚集形成血栓。就跟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小心碰破手、擦破皮会形成血痂一个道理,当我们的血管壁损伤后,其自身也会由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痂”,当人体处于创伤和疾病的应激状态下,凝血和抗凝不能平衡时,这时就给血栓形成和出血了可趁之机,这就是血管壁损伤导致血栓形成的病理机制。

接下来就到我们血栓形成因素的第三个“小怪兽”了-血液成分异常:血液成份异常,凝固性增加意味着血液容易形成血栓。例如,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增多、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等因素都会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加。恰如闻一多先生《死水》所言:“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瘀滞的血液正是再多种相互作用和反应下由身体的营养运输工变成了“路霸”塞住了血液的流通及运输。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血栓形成的三大危险因素前世的科普分析,让我们一起期待血栓形成后“今世”的症状及临床表现吧,我们下期见。

稿件来源:新希望医疗宋超峰  

免责声明:参考内容和本页图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新希望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闻检索

SEARCH

社交媒体

social media